Breaking POSE

















一個撇頭看見牠躺在那裡,這‧‧‧‧‧‧

















這位先生,你的手怎麼會這樣如此的糾結呢?



















難不成你是在練地板嗎?BREAKING BOY!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Wildk: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
































2015.06.22(一)
一開始先看電影後,最近才翻原著來讀。
書的文字描述更甚詳細、更為細膩,再回頭看電影,對於情節細節部份更了解。
電影劇情幾乎忠於原著,並沒有改很多。

這是Cheryl Strayed本人真人真事比照當初日記而寫成。
不論電影或是小說皆讓我邊看邊哭,
尤其影片中遇見五歲小男孩,聽它唱了首《Red river valley》河谷的歌,
望著他清澈大眼,伴著他稚嫩歌聲,像是什麼情緒也跟著傾巢而出,潰堤了。
待他們走後,Cheryl Strayed承受不了,跪在地上哭著說:「i miss you!」
天阿!這段用影片拍出來,非常有渲染力!













這是個自我療癒的故事。Cheryl Strayed對母親過世打擊甚大,
以至生活完全偏離軌道:背叛保羅、結束婚姻、染上毒品、無止盡與人濫交、
自暴自棄如行屍走肉般的過日子。
在偶然機會上看見PCT步道導覽書冊,因此展開這趟旅程。



















Cheryl Strayed說,她已經沒有什麼好失去了!

我非常喜歡她寫作方式,在旅行過程描述中,
穿插著和自己過往童年、與母親、與弟弟、與保羅‧‧‧‧‧‧等等之事,
和旅程交錯進行。電影拍攝手法如出一轍。
藉由這過程,讓她了解,正視自己恐懼,勇敢面對和接受時,
心中漸漸地釋然這一切。
她說自己是個心有著大洞的女人,到最後洞已經消失了!
這也是旅行上最迷人之處,當你在路上時,
不知不覺你會慢慢地改變、被它改變點什麼,
有時候你自己也說不上來的變化!

非常非常非常能體會了解到那種,豁出去而奮不顧身的心情,
和她心理層面遇到自我衝突及心理創傷。
最重要的是,勇感面對它、接受它,這些不會改變的事實。

IF YOUR NERVE DENY YOU, GO ABOVE YOU NERVE
── Emily Dickinson

最愛這本書的原因:它讓我覺得很真實,真真切切。
敘述這些改變不了的事實是多殘酷、多狠心,
如同有人拿把刀狠狠往你的心窩裡扎下去,
甚至毫不留情繼續在你傷口上戳,讓你無法招架、措手不及。
即使你因此傷痕累累、自我放棄又如何,
不論你做任何事、接不接受,
它,血淋淋的事實就晾在那給你看,
動也不動、變也不變,而你又能如何呢?

其實我們都比我們自己想像得,要來的堅強許多。
只是需要的,是一些時間、是一些過程、是一些改變、
是一些能讓自己真切了解到是事情的真相與本質。


摘錄書中喜愛的話或片段  --------------------------------------------------

※ 我向整個宇宙禱告,祈禱上帝會在裡頭某個地方聽我說話。
    並不是因為我找不到神,相反地,是因為找到了。我突然明白:上帝就在那裡,
    但祂並不打算干預任何事。祂沒有救我媽一命的意願。
    上帝不是慈悲為懷、能夠讓人美夢成真的許願池。
    上帝是個無情的賤貨。

※ 不論國家公園這名稱聽起來如何光明正面,背後代表意義其實是我鄭身處於
    一塊國家認為於大眾有益、就可以為所欲為的土地上。

※ 像你這樣做自己想做的事,很棒。叫社會跟他們的期待都去吃屎吧。

※ 這世界、這宇宙是永遠不會跟你開玩笑的。它會奪取任何它想要拿走的東西,
    而且永遠不會再還給你。

※ 我只有兩個選擇:「可能會碰上牛的回程」與「可能會碰上牛的去程」

※ 我無法回頭、無法讓時光靜止、也無法阻止這一切流逝。生命從來沒有過這個選項。

※ 結束徒走那一天,我對所有事全一無所知,我只知道自己其實不需要知道那些,
    只要信任自己所完成的事是真實無欺的,那就夠了。只要理解背後蘊含的深意‧‧‧‧‧‧,
    明瞭自己可以單純望著水面下的魚就足夠了。不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 我從來沒有真正為我了人生決定過什麼。

 第五十個晚上當我盯著夜幕低垂廣擴大地,忽然間。
    我再也不需要為了他而感到驚訝了,這世界還有其他那麼多值得驚嘆的東西。  

※ 真正重要的事,是始終如一不隨時間推移而改變的。真正相關僅在於身處荒野中的感受。
    單純為了親眼看見樹木與草地、山脈與沙漠、小溪與岩石、河流與青草、日出與日落。

※ 要治好你父親帶給你的傷痛,妳就得意無反顧地騎上戰馬衝鋒陷陣,像個真正的戰士。

※ 虛無是萬物所生之處、源始之地,想像一下黑洞是如何將所有能量吸入,
    然後再將其釋放為嶄新活躍的東西。

※ 走在自己的選擇開拓道路上,令我感到全所未有的力量。
    對於感官、知覺、生命、活著這件事。僅管前面有許多不安與不確定。
    但往前走的這個行為本身,讓我覺得這是正確的。光嘗試這麼做所付出努力,就代表許多意義。

※ 我認為我的問題是心理治療師無法解決的。
    沒有任何一個坐在小房間裡的人,能夠治好我的悲傷。

※ 來到這裡我漸漸領悟,這是為了瞪視恐懼,學著不移開目光;
    為了目不轉睛盯住一切,直視那些對我自己做出那些事,以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 在這裡,堅強才是真正重要的特質,不是隨便任何人都辦得到你現在做得事。

※ 妳得給身體幾個星期適應、變強壯 ,妳才有足夠條件走得更遠。

※ 我這輩子剛好十七年自由自在、十七年身陷牢籠 

想念



































I miss you very very much‧ Eileen Lian.
Where are you?

我家有黑羊駝

















每天都要看到著背影!!老愛趴在我房間門口地板。
重點事也太黑了吧。根本就是一塊剪影,耳朵好尖喔。
最近也吃太多,怎麼肥成這樣,好吧!是壯!
看起來都不像狗,像是黑牛牛、黑羊羊、黑豬豬、黑羊駝。

















非常的圓桶狀身體,不是羊駝是什麼!!!!!

















水怪呀水怪~~你究竟發生什麼事情阿阿阿阿阿,你的腰呢腰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次看它都會皺著眉頭說:「這是什麼_ ㄚ!」

















霸氣側露之水怪之黑羊馱之睡覺姿勢! BJ4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2015.06.15 (一)
「人們追求智慧的同時,忘了愛的需求。」

看完這本書,心理有股難以言喻的傷感,對於主角高登。
這些實驗、這些一切對於查理‧高登來說算什麼?

「怎樣才能讓尼瑪明白,我並不是他一手造成。就某方面而言,
他與他站在弱智人士身旁嘲笑得人並無不同,因為都不明白像我這一類的人,
也都有正常的情緒反應和情感。我在前來這裡接受實驗和治療以前,
也是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

這是在文中高登一直重覆提起,他是有感情且活生生的人,非冷冰冰無知覺的物體。
(那阿爾吉儂呢?難道因為是老鼠就否定它有情感?做完實驗失敗後丟盡焚化爐毀屍滅激?)
而整個實驗及周遭的人完全忽略了這點,雖用科學方式提升高登智能,
卻忘了他心理及情感方面是否產生不適應或錯亂等不良影響。

我喜歡這本書用日記方式誠呈現,而文章內容及用字遣詞,
會隨著主角智能的改變而有所變化。

書中角色都是自私的,沒有人真正給與過尊重給高登。
尼瑪教授和史特勞博利用了單純想變聰明高登的心,
做個活體實驗報告,美其名是為了其他低智能的人,實質上是以此來成就他要的名聲罷了。
麵包店裡所謂的「朋友」,以捉弄嘲笑高登為樂,覺得他好玩好笑、又能娛樂他們大家,
低智能的高登不懂這些「朋友」真實心態,只為了討好他們來喜歡自己。
老師愛麗絲也是因心懷愧疚,當初也是它曾鼓勵高登嘗試實驗,變得更聰明。
更別提加人對主角影響甚深,尤其為高登的母親。
它的母親並非打從心理真心的為他兒子,她在乎的是別人的眼光,
所做的一切是為了要向他人證明,他是可以治好可以「正常」的,
她也能生出「正常」的小孩子。
當她懷上第二胎諾瑪時,諾瑪證明她能生出「正常」小孩,
而後她對高登態度大轉變,嫌棄、厭惡至歇斯底里,
甚至不問原由的出手打高登,只因高登想抱抱妹妹。
高登的爸爸可有可無,除了出聲嚇阻妻子態度外,並無多實際作為來,
只送走高登至何曼叔叔那。
作者對於人性描述刻劃,真的很深刻!

從低IQ到高IQ過程中,高登時不時都會受小時候與家人、母親互動的景象,
一個人童年對它成長過程影響何其深刻,直至埋藏在潛意識之中。
這無關科學能改變多少智能,心理情緒所受的影響及陰影並不會因此消失。
書中那小高登,總是會在高IQ的高登生活中,不斷的跳出來,無時無刻困擾著它。

我不認為高登是其他人說述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並非仗著高智慧炫耀自我才學。
在做手術前,他以為的「聰明」和術後的認知有所落差。
他那時以為他覺得「聰明」的人,是和術後高智能的「聰明」程度一樣,
疏不知,他們也只是個平凡人而已。

如尼瑪教授,不甘心被高登知識比下,臉面無光沒面子,標準的「見曉登生氣」,
對著高登辱罵發火,說他自以為是不懂感激。
另在酒會上,在尼瑪高談闊論下,高登提出不同見解,
並說明此相關議題已出現在印度文的期刊上,被尼瑪以現下不適合討論帶過,
而史特勞博士回說「查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你有語言天賦。」
「這還沒被翻譯為英文‧‧‧‧‧‧‧」
「那他怎麼可以駁斥哈傑碼提攻擊他的方法?‧‧‧‧‧‧‧」
高登心想,很難接受他們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竟如此忽略的事實。

這倒讓我覺得是個自我找台階下的理由和藉口,不承認自己疏忽和不足,
轉嫁到說不懂此語言及高登是天才的身上。
前文中也寫到高登在閱讀期間遇上觀念思想上的問題時,請教相關知識的教授,
各個聽到它提出的問題都趕緊藉機遁逃,以免露出自己的淺見和狹識。
難怪高登會反問菲說:「妳會不會嘲笑那些假道學和似懂非懂的人?」

書中沒有人理解高登在情緒轉折上,承受了多少痛楚及自我掙扎。
感情感知的理解跟不上智力提牲的速度,又要面對自小童年陰影的干擾,
無法統整衍生出來的情緒壓力。
之後高登找到母親見著妹妹,我想是和心理的糾解和解,確定一些感覺。
鼓起勇氣前往找他們。當妹妹希望他留下時,他說了
「這曾是夢的景象,現在歷歷在眼前,但又能如何?總不能告訴他們實情,
即使假裝還會不會這樣?所以現在我有什麼理由待下來?相信這層面具立刻被拆穿。」

這是段很痛心的一段話,如果今日來的高登不是天才,是低智能的高登,
妹妹還會因為他的到來而高興?而留他下來嗎?


「智慧確實是人類最大的天賦。但是,人們往往在追求智慧時,忘了愛的需求。
這是我最近發現的。我現在就告訴你們一個假設:單有智慧,沒有感情方面的施與受能力,
是會導致心理和精神的崩潰,很可能會讓人發瘋、失常。而一個人如果太過於自我,
完全忽略人際關係只會走上暴力和痛苦之途。」


看完書後除了覺得諷刺,也莫莫有股哀傷。
這真的是值得一看再看好書,有很多東西可以探討的。


人類只是大自然中的一點點

























2015.06.11(五)
阿拉斯加歸來  李後璁著

看完這本書,心裡面滿滿的。

感謝它提醒我,
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又脆弱;
感謝它提醒我,
對於自然要懷抱著謙卑及感恩的心;
感謝它提醒我,
自然不是拿來「征服」及「炫耀」,是和它相依相存、和平共處;
感謝它提醒我,
人和土地的關係越來越遙遠,要試著拉進與它的距離。

在裡面的內容中,提醒了我許多事情、解答了我許多疑惑,
引發很多很多我可以更深入探討的觀念及想法。


以下皆摘錄此書中我喜歡的段落或幾句話。
希望用以提點自己!



















● Forget Youself (學習保持一張白紙的心態。)
   Relax (緊繃會侷限視野,自然放鬆才能真正專注。)
   Dirt Time(驗證實驗一切,真實體驗、用時間和土地說話)
● 老師只能引導開啟可能性,我們是決定是否學習的人。
● 學會如何依賴土地的一切、學會感謝虔誠地對一切奉上謝意。
● 「不是它們(指大自然)配合我,而是我配合它們阿。」
● 草原狼式教導(coyote teaching)
   思考後行動才有價值,行動後才有真正經驗。
   他們認為,輕易給予答案,反而奪走提問者思考與摸索的機會。
    (這也是台灣教育的通病吧)
● 草原狼導師用問題來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深入課題中,尋找相關或隱藏更多課題。自己去探索達案。
● 繩子於現代社會多容易取得。當親手創作出它時,發現在簡單事物都藏著許多秘密。
   可以輕易買到繩子,卻買不到從取得整理製作的美好過程。

● 活著,就是為了延續。活著,代表其他生命犧牲。
● 生命阿!是建立在多少其他生命奉獻上?
● 只要喚醒覺察力,帶著孩童的好奇心探索、傾聽大地訴說的語言、
   觀察她所註記的文字,也能擁有會翻譯的故事和眼睛。
● (動物)各部位以價位定出貴賤,彷彿生命只剩下味道的差異。
● 我們享用金錢換取服務,卻很少思考背後因我們付出生命,確實存在。
● 所謂活著是以其他生命作為食物。
   那是現在社會中已經遺忘的殘酷,或是一種悲傷,一種我們很久沒有意識到的痛楚。
   需要重新學習承受、面對那悲傷,並帶著祈禱、感謝與回饋的心。
   我們都是生命網路一份子,要彼此支撐、扶持,一起在大地母親懷抱中存續。
● 「不懂得靜默的小孩,無法成為成熟的大人。」

● 我是否曾經為了一時貪欲,破壞可能僅存植物群?
   只為了證明什麼而奪走、蹂躪它們?讓生生不息生物網因而破損?
● 傾聽的唯一辦法,就是閉上嘴,停止用腦袋去思考。
   真誠用心靈去感受,展開所有感官去覺察。
● 每一個動作都會對環境產生漣漪般的影響,對我們的未來產生變化。
● 有種思為「caretaker」森林掱護者,
   看得見「未來」,引此能在「現在」做出選擇。
   是一顆願意去觀察、反思的心,思考當下決定會帶什麼給未來?
   究竟要留下什麼給後代子子孫孫?
● 「依賴越少,自由越大。」
● 學習,從來沒有捷徑。
● 為什麼成為大人後,就要抗拒心裡對冒險渴望呢?

● 人們「看著」不代表「看見」。
● 別再等待了!去親近樹林吧!它們會告訴你平靜、和諧與安靜的秘密。
真實,不需要言語,唯有親身實際體驗,才能領會。
● 到工業時代有些古老習俗或許不再適用當代,
   但其中文化精華卻擁有人與地經由數千萬年累積而成各種智慧。
   特別是如何與孕育生命的大地相處,蘊含了追求永久和諧與平衡的重要價值。
● 關於土地與人,關於最深刻的連結與平靜,只是我們都遺忘了!需要被提醒。
● 走得越遠越覺得離開城市對流浪來說反而便利,
   畢竟少了最需要提防的「人」阿!
● 學會生存就是學習放下對自然的恐懼,
   當心不再被想像的幻相束縛,即是自由的起點,也是與大地和諧為一的開始。

● 「您怎能用買賣穹蒼與土地的溫馨?多奇怪的想法......」
    為何要用不存在的邊界侷限彼此?
● 「缺乏風險控制的挑戰,是對自我生命的不負責任」
● 我們不是為征服而來的,更何況所謂的「征服自然」究竟是什麼?
   大自然一直在那裡,並不會因某人抵達某處產生改變。
● 生命為求存續需要付出代價,活著本來就帶血腥。
   那是現代生活裡忽略也遺忘已久,生存背後深沉悲傷。
● 抵達這大部份人,以各種方式抵抗主流價值裡「理所當然」的安排,
   不願累積社會上被認定「成功」標準,成日車房與事業追求「上進」,
   反倒以各自方式尋找、撞擊真正的渴望,遵從心理鼓聲生活‧‧‧‧‧‧。
● You can busy to live or busy to die
● 當真正領悟某些事物就再也回不去當初無知的心情。

● 最重要難道不是重新認識自己跟自然的連結無所不在?
   關上所謂的科技,放下慣性理性,多數人思考太多、感受太少,
   真正的奧義在真正安靜下來、傾聽自然發生什麼訊息‧‧‧‧‧‧。

● 我相信,每個生命誕生都擁有一項天命,那是被賦予此生意義的任務,
   當追尋自己的天命。你會發現,原來所有苦境痛楚‧‧‧‧‧‧是被註寫好的。
   是一項項重要幫助步步引領你走出生命價值和意義。


讓我想起第一次在島上,真正用心去接觸自然時,
心靈上的衝擊及滿滿的能量充斥全身的感覺;
也讓我想起在海中,它帶給我多少的平靜、舒暢、跟解脫。
這是一股難以言喻的連結,跟大自然的連結,只能靜心去感受它!

Black Dog Backpacker





















2015.06.08    背著包包去旅行。

沒擠進600壯士之門檻,死在最後一步,戰士沙場!
差個臨門一腳而已!

讓我去吧讓我去吧讓我去吧讓我去吧。
我的心快要被悶壞了!
沒有耐心也不想再等下去了。
不想再花個一年等待,躍躍欲試的心情已然無法停止,
無法停止對外面世界探索的渴求、渴望。

終於明白何為盡人事、聽天命!
如此的努力準備也敵不過「運氣」兩字,
只能不放棄的繼續抓住那渺茫的希望與最後機會。

等待著屬於我的意念奇蹟出現,
那是我的夢、我的命,欺騙不了自己做其他事,
只是在自欺欺人的說服自己做不願的事情罷了!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去的!
我不甘心就此放棄!牙套都要拆了!
這一切都這麼順勢,辦護照也是有貴人相助了,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去的!

人生唯一一次機會,說什麼我死也不會放的!

不過我最捨不得的,是怪兒了!
現在一天不摸牠、不看牠、不跟牠說說話、不陪牠散散步,
渾身都不對勁。

希望有個小叮噹,能借我個縮小燈,
就能偷偷帶著牠,兩人一起去旅行。
或者有個任意門,即使我不在家裡,
也能隨時隨地打開門就能摸摸牠的頭、拍拍牠的桶桶腰。
喔~~拐拐!LOVE U